close

【供給面考量】 
–多方困境: 
製作成本及行銷運作成本高
[1],循環餘額及利息的營收大不如前,信用卡產業獲利下降[2],發卡行市佔率版圖擴張不易,生存空間有限[3]

多方考量: 
視為基本服務維持現況[4],或轉向其他理財功能與服務[5],或鎖定優級客群發卡[6][7],重質不重量[8]
權衡自我能耐,積極考量處理: 
產品等級定位重整,有效運用資源[9]
收購擴大→策略聯盟維持→出售縮編
[10][11]


【需求面考量】

–消費緊縮,M型化呈現[12]
–信用卡擁有比例低,等級高[13][14]
聰明選擇特定用途信用卡,集中用卡享受優惠
 


【商品資訊參考】
 
–市場商品簡覽
 


–信用卡使用族群
 


【註解】 
[1]安泰銀高層認為,信用卡製作與背後隱含的成本極高,因此必須衝刺大量才有機會獲利,中小型銀行較難與大型行庫匹敵。據市場推估,每張卡片的製作成本,約在50至100元,若包含紅利積點及行銷專員等部份,平均成本至少達1,000至1,500元。
(2008/01/22,工商時報,萬泰銀重返現金卡 對決中信)
[2]花旗銀行消金台灣區總經理管國霖指出:「信用卡不再是高獲利的產業」,整個產業在2006年、2007年連著兩年賠錢,今年整體銀行獲利的可能性仍低。2005年下半年開始的雙卡風暴,不但讓銀行飽受高額呆帳之苦,信用卡的循環餘額和利息收入也大不如前,迄今仍未恢復風暴前的水準。初步估計,2006年營收約594億元,較2005年大幅縮水四成以上,來自循環信用的利息收入,又占整體營收的三分之二強。整體循環信用餘額因為債務協商機制啟動,以前逼近20%的高循環信用利率,因客戶轉進債務協商,適用利率降到2%左右,甚至還有面臨違約的風險。光是利息收入就從2005年時高達16.3%,縮小到約2007年的13.3%。(2008/01/28,經濟日報,管國霖:信用卡板塊移動 大者恆大)
[3]管國霖認為,現階段國內信用卡市場,勢必會再經過整合,因為國內信用卡市場,刷卡金額排名前六位的銀行,就囊括市場六成市佔率,簽帳金額市佔率不到1%的銀行數,卻高達二十三家,根本很難轉虧為盈。管國霖分析強調,以市場規模來看,台灣信用卡業者家數應該只有不到十家的空間生存,因此整合會是必要過程,信用卡業務的外包,也會是整合的一種形式。 (2008/2/26,卡優新聞網,信用卡土洋大戰再起 花旗誓言奪下營收一哥 )
[4]安泰銀傾向將信用卡納入「客戶服務」中,如發卡給該行的財富管理客戶,成為客戶福利的一環,不再全力衝刺一般的信用卡業務。(2008/01/22,工商時報,萬泰銀重返現金卡 對決中信)
[5]今年公股銀更是鎖定自家大量的存款戶與企業戶發卡,發卡策略主要分為沒有呆帳風險的簽帳卡,企業戶的採購卡、公司商務卡與無限卡。公股銀認為向自己的優質客戶推卡風險較低。(2008/01/28,經濟日報,分析:後段班發卡銀行條件差 難覓良緣)
[6]台灣女性社經地位日趨重要,發卡銀行也看準女性消費能力,紛紛推出專為女性設計的信用卡,提供女性時尚、品味等享受。女性卡顧名思義,正卡持卡人限女性,男性只能辦附卡,目前市面上分別有玉山幸運鈦金卡、台新玫瑰卡、兆豐Brilliant璀璨卡、中國信託WoFe卡、慶豐Ladies’卡等五張女性信用卡。(2008/02/01,卡優新聞網,女人擁有一片天 五張信用卡寵愛女性)
[7]銀行業者對於過去一昧衝高辦卡量的思維,現在已經改成致力提高卡片簽帳金額,因此針對高消費客層設計的頂級卡,便成為各銀行極力發展的產品。(2008/02/27,卡優新聞網,手續費收入最實在 頂級卡大搶「富豪」客)
[8]銀行對信用卡業務的策略,會從過去追求「量」轉變成追求「質」,因此不只提供卡友權益,銀行也會記取卡債風暴的教訓,開始仔細評估信用卡是否對銀行有帶來實質效益。(2008/02/27,卡優新聞網,手續費收入最實在 頂級卡大搶「富豪」客)
[9]白金卡淪為金普卡化,已是不爭的事實,但在M型化的擠壓下,介於白金卡、普卡的金卡,似乎已無生存的空間。為降低營運成本及減少支出,台北富邦近期已進行金卡停發作業。近期各銀行新上市的信用卡中,不難看出大都僅剩白金卡及普卡兩種卡級,而這兩種卡已經可以滿足所有需求。因此,金卡的消失,也就是意味著白金卡的降等,而各銀行也積極朝向更高的卡級發展,像是御璽卡、鈦金卡等。(2008/02/28,卡優新聞網,信用卡也呈M型化 北富銀全面停發金卡 )
[10]管國霖預估,今年將是信用卡產業的轉捩點,「大者恆大」的情況將愈趨明顯,市場板塊移動的跡象已經發生。信用卡產業獲利下降趨勢下,位居後段班的發卡銀行,可以有兩種選擇,一是直接出售信用卡業務,或找代理銀行(agent bank)發行信用卡。許多中、後段班的發卡銀行因為持續虧損,無力對信用評分系統等重要項目再投資,沒能力針對客戶訂定條件,更加大風險,與市場主要發卡行間的競爭力差距將愈拉愈遠。預期今年國內信用卡業務整體依舊呈現虧損,但後段班業者的市占率將快速流失,信用卡業務將只是這些銀行的負擔,考慮到ROE(股東權益報酬率),應儘早改變業務策略,不見得堅持單獨發卡。(2008/01/28,經濟日報,管國霖:信用卡板塊移動 大者恆大)
[11]雙卡風暴後信用卡業務不再是銀行獲利的金雞母,信用卡也逐漸朝M型化發展,前幾大獲利的發卡銀行才有能力投資提供卡友服務,後段班的發卡銀行沒技術、沒本錢,難以與大型發卡銀行競爭,可以預見將逐漸萎縮消失,未來處境堪憂。(2008/01/28,經濟日報,分析:後段班發卡銀行條件差 難覓良緣)
[12]台北地區消費金額1~100美元與1,000~1,500美元者逐年增加,顯示消費兩極化成長。(Synovate,亞太區國家富國民調查-2004Q3~2007Q2)
[13]台北富國民信用卡擁有比例(85%)不及香港(93%)與首爾(90%),但錢包內「係金A」信用卡比例卻是各國最高(Visa白金57%,Master白金41%,其他國家白金卡最高為36%,最低11%)。(Synovate,亞太區國家富國民調查-2004Q3~2007Q2)
[14]台灣國民(15歲~70歲以上)擁有信用卡張數比例:0張佔40%,1~2張佔33%,3~4張佔18%,5~6張佔5%,7張以上佔3%。 (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、台灣金融研訓院,2007國民金融知識水準方法、架構及實地調查之研究)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bigthink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