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前言~
台灣消費者近年因不景氣的影響已漸進地改變許多花費行為
,不僅減少外出娛樂 (60%)、假日開支 (49%) 及少買新衣 (49%),在民生日用生活必需品上也力行採取撙節支出;其中,有高達50%以上表示會「改買比較便宜的日常用品品牌」,即使經濟回溫後,仍有25%的人會持續「改買比較便宜的日常用品品牌」的看緊荷包政策。 
27 (14).jpg 經營群最快速且選擇的因應之道:走入價格之戰。如果,試圖想為價格之戰解套?
    找出自己的商品新定位 ,形成新產品區隔於下一波市場競爭

使既有的產品區隔更明確及清晰,在市場經營中提高成長空間
根據尼爾森台灣市場總覽報告顯示,尼爾森台灣市場總覽發現,2008年整體快速消費產品銷售金額與2007年相較衰退了2%,民生必需的食品與用品呈現持平,衰退主要來自非民生必需品的飲料與菸酒。
呼應「緊縮非必要開支」同時在「必要花費上斤斤計較」的趨勢。但是,冷凍速食品和潔面保養品的銷售金額和量皆有兩位數成長,開架化妝品也逆勢成長,而常溫果汁也因為陸續有各式新品上市,帶動市場以兩位數成長 。 
 27 (14).jpg 想想...
‧有那些類別的消費品,較具備高關心度?
‧需具什麼特質,才可讓消費產生未來需求性 (高價值)
‧找出自己的商品「新定位」 ,價格與價值為何? 

如何使產品區隔:
既有的產品可以透過檢視,對應與市場未來趨勢,找出商品新定 ,導入市場經營中的新區隔及機會點,建議:現在就針對市場定位區隔經營的課題,專案性導入跨行銷、產品、業務通路專案,為既有的產品,預備下一波銷售市場新利基點
27 (14).jpg 觀察景氣的當下與輪轉風向 + 看到未來趨勢
                      (外部環境)        (消費需求性)

 

為產品「預想未來」~行銷前,先思考
決定下一波行銷活動前,先想想 
現況真實面 vs. 未來需求面 
現況真實面: 了解你現在商品在消費者面 (現階段) 被看待的需求及認知的價值? 此部分 他人的觀點 會較 內部自己的看法較為客觀且真實
未來需求面: 除了業務團隊對現階段市場需求的回應外, 此部分 外部者可以協助內部的營銷團隊,創造在既有產品上新的樣貌,營造消費面新的需求,對品牌新的想像。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bigthinker 的頭像
    bigthinker

    Big Thinker

    bigthink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