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退休族僅局限於銀髮族嗎? 經營退休市場,必須先重新定義現代的「退休族」
誰說退休市場僅侷限銀髮族?
退休是人人必經之路, 並非銀髮族(已退休者)才是退休市場, 建議可依「現在需求者」、「未來準備者」及「工作類型」進行退休族群的區隔。 鎖定經營的對象, 對各類退休族的退休金(個人準備金)規劃適切的保險金融商品,並與其生活及族群產生連結, 可使市場行銷及溝通效益極大化。 
27 (14).jpg 經營退休市場前,先重新定義現代的台灣新退休族

新定義
- 台灣新退休族群(Senior Segment)
如何定義 退休族?
舊觀點:一般人所謂的「銀髮族」,僅鎖定在完全退休族群,並僅以年齡做為區分依據。
新思維:退休市場的劃分,不應僅有銀髮族,不應只衡量年齡,應再將工作類型納入考量。
bt47 (1).jpg

淺型退休族
&潛藏型退休族
‧淺型退休族及潛在退休族的族群,他們是誰?
中高齡族群中,排除已走入全退休生活型態的銀髮族,年齡介於45~64歲人口正快速增加,目前已逼近全台人口30%,對社會的勞動貢獻度也提升至33.37%(相較15年前皆提升約10%) 
此族群世代,已面臨現今社會環境演進,形成今日社會中非銀髮族的另一種退休族族群,即是淺型退休族、潛藏型退休族。
他們與上一個世代的完全型退休族已產生截然不同的生活型態,以及各種不同的未來高齡生活需求。
‧l現今的淺型&潛藏型退休族,與過去的退休族需求不同
面對家庭結構/社會人口結構持續改變,成長教育背景、擁有的工作能力及職業型態、居住區域、已累積的財富現況等因素,不僅與現在完全退休的銀髮族間不同,更與過去世代的退休族,有很大的心理態度差一~更具憂患意識。 

完全型退休族
= 銀髮族
‧完全退休族群正在面臨的退休問題
平均壽命延長(78.97),退休後多活20(若提早退休,面臨更多年的存活時間)
老年身體健康衰退,醫療需求增加(花費、照護增加)
既往長期穩定的工作收入來源終止,生活開支不減反增
通貨膨脹影響,資產縮水
降低資產移轉發生的遺產稅(特別是高資產型族群
bt47 (2).jpg
資料來源:【主計處98年國人平均壽命】【行政院主計處的統計,國人94年平均退休年齡為54.9歲】 【東方線上2008年版E-ICP東方消費額者行銷資料庫】【1111人力銀行與Money錢雜誌退休調查】

新台灣退休族
退休族≠銀髮族 新台灣退休族涵括範圍應該更廣,包含了3種類型的退休族,以年齡計算應下括至45歲。 
bt47 (3).jpg

2.台灣新退休族市場大餅放大
中高齡族群逐年增加,自17.87%爬升至36.88%*
‧98年總體人口數成長為63年的145.16%,其中:
兒童少年、青少年人口不斷下降(兒童少年下降劇,少子化趨勢)
中高年、老年人口數卻呈現大幅成長
bt47 (4).jpg
*63年老年3.37%+中高年14.5%=17.87%  98年老年10.63%+中高年26.25%=36.88%   
資料來源:【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「人口靜態統計」】


老年人口
~ 銀髮社會擴大來臨
‧平均壽命提高至78.97(男性75.88歲;女性82.46)bt47 (5).jpg
老年人口佔比(65歲以上
)已達10.63%,預2017年將達14%2026年更將攀升到20%,也就是說5人之中,就有一位是銀髮族!2050年,每4人之中,就有一位是銀髮族! 

資料來源:【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「人口靜態統計」,9906】【主計處98年國人平均壽命】【經建會,2007.6月】
27 (14).jpg 提早切入淺型/潛藏型退休族,與他們的市場互動性時間愈長, 且隨著他們正式進入完全退休期,需求層面追加, 更有第二、三、數次的銷售機會。 

後繼無人
~ 從今以後的退休族,退休後得自力救濟
‧台灣社會整體有偶率從59.2%(75)下降到52.34%(98) 整體生育率從60%(75)下降到31%(98) 未來人們將處於少子/無子、單身無伴的狀態。
‧ 
97年老年人口扶養率為71,在生育率不斷下降的情況下,預估2051年將演變為每1.5個青壯人口扶養1個老年人。 
27 (14).jpg 老年人口(將邁入中高齡)自力救濟的時代來臨了!4年級生(40~49年次)的父母,是孝順父母的最後一代,子女拋棄的第一代。 

中高齡族群
(淺型/潛藏型退休族)對社會勞動貢獻度提高
‧族群年齡為45~64歲,在勞動就業市場中歸為「中高齡就業人口」
中高齡人口中,有55.94%是具有工作能力的「勞動力人口」。而他們為社會付出了33%的勞力貢獻度(佔就業市場33%),且貢獻度持續上升。 
27 (14).jpg 中高年有工作能力的人口比率並未提升,但是就業人口率卻增加; 反觀壯年有工作能力的人口比率提升了,但就業人口率卻持平(甚緩步下降),反映出「中高年人口將持續在社會工作」的趨勢。
bt47 (11).jpg
- 青少年15-24歲,壯年25-44歲,中高年45-64歲,老年65歲以上
- 勞動力:15歲以上可工作之人口,包括就業者及失業者
- 勞動參與率:勞動力占15歲以上人口之比率=勞動力/人口
- 勞動貢獻率:就業人口/勞動參與率
資料來源:【行政院主計處「人力資源調查-就業失業」,截至98年底】


退而不休,可能帶動比想像更多的金融機會
‧根據1111+money調查,76.73%主管希望60歲前退休(受訪者年齡58年齡未達35),而台灣平均退休年齡為57歲,實際平均退休年齡為59(傳統退休概念是「停止主要工作」,但實際上未必退出勞動市場,可能找第二份工作或自行創業),進入退而不休階段。
政府法定退休年齡延為65歲,加強中高齡人力運用,並政策性鼓勵延後退休是潮流
勞保年金延展請領時間,可增發4%/(至多20%)
新制勞退薪制的累積年資方式採每個月提撥6%,且沒有舊制中斷即重新累計規則,無形亦在鼓勵舊制退休者再度回歸職場,一樣享有退休金保障。 
27 (14).jpg 中高齡 (甚至更高齡的老年人口) 將繼續工作且持續有收入, 因此金融活動未必全面進入保守階段,仍大有可為

台灣新退休族市場-需求者、各類需求擴大
‧長壽生命趨勢,工作時間延長,加諸消費者意識更應提早做退休準備。
‧愈早與他們接觸,所被需要的以及可創造的需求類別更多,且伴隨年齡增長,與他們的接觸時間長,也一同經歷往後的生命階段(例如進入完全退休階段),有更多的行銷增購機會。 
bt47 (6).jpg

3.
台灣新退休族 ~ 樣貌概觀?他們在哪裡?
台灣新退休族群在哪裡?
‧從淺在/淺藏型退休人口(45歲以上)及老年人口(65歲以上)佔比&分布的趨勢,可以發現商業密集地區及鄉村地區高齡人口較集中(TA集中度有效推廣)
商業密集區:被視為一級戰區的台北市老年人口為329千人(12.6%,高於全台平均10.63%)
鄉村縣市區:台灣部分鄉村縣市因為年輕人口嚴重外流,老年人口比率更高,甚至高於15%(包含登記戶口數&實際居住數),例如:嘉義縣達15.56%。 
27 (14).jpg 機會:根據統計,台北市老年人口中有4萬是需長期照護的障礙老人,目前有15人有監護工看護。但實際上,4萬人中的70%(28千人)需要居家照護;而台北市目前只33家居家護理機構,申請保健居家服務已達10萬人次→居家護理機構夯! 

台灣新退休族群縣市佔比及全台分布~
淺型/潛藏退休族(45~64)&完全退休族(65歲以上)
‧鄉村縣市老年人口比率高 新退休族群中的老年人口,在鄉村區域(傳統工業)為最高(年輕人口外移),可以切入local型屬地行銷。
27 (14).jpg高齡人口密集度隨年齡增加而轉至鄉村型縣市
一級城市老年人口多 全台新退休族群人口數集中於台灣首都型縣市(基本base),且縣市內老人比率高,屬一級戰區,切入知識型行銷。 
bt47 (7).jpg
資料來源:【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「人口靜態統計」,9906 

45
64歲中高齡,
誰還沒規劃好未來養老的固定經濟來源?
bt47 (8).jpg

45
64歲中高齡,
退休養老金想要在退休前就準備好! 
未來的養老金來源以「本人及配偶退休金」為主,且隨著教育程度提高比重更高。 
27 (14).jpg 代表必須提前準備 ~ 個人準備金, 社會工作結構已由知識型工作者為領導,提早為退休金作準備更是全民運動。
bt47 (9).jpg
資料來源:主計處統計中老年狀況調查,97

工作職業、收入與資產累積,
將產生城鄉居住者對準備退休的方式與時間落差
‧白領工作者集中在台北市,農業工作者集中在中部、南部及東部。
收入隨職業類別而有落差,差距達1.47 隨著不同地區所產生的職業差異,進而影響家庭平均收入數據。
bt47 (10).jpg
*生產操作人員包括:技術工及有關工作人員36,306、機械設備操作及組裝工33,867、非技術工及體力工24,086 
資料來源:【行政院主計處「人力運用調查」,96&98年】

台灣新退休族中,有各類型的族群。
各自的需求不同,了解他們在各階段的立即需求及未來需求~對於想經營senior segment(45歲以上族群者)市場的事業體而言,是需要導入經營行銷策略重要的課題。
如果僅以樂觀地態度面對市場擴大的前景而已,恐會在需求市場增長時,未能掌握住商機。
提早先認清自己想經營的族群,探索其可能性的需求。當市場放大的同時,也可更早將經營的商品及服務立基於您想經營的族群中,提早認識交往,未來往來的機會增加,也可能較長久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bigthinker 的頭像
    bigthinker

    Big Thinker

    bigthink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